![]() |
|
日期:2016-08-26 来源:互联网 Hits:0 |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 世纪 40 年代中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马克思主义的三大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恩格斯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地吸取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欧洲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了 19 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它们的代表人分别是:黑格尔、费尔巴哈;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4、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同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5、经济学巨著《资本论》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形成
6、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7、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10、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笛卡尔是二元论的著名代表
11、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原子论、元气说),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且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的统一。而且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4、实践的含义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15、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6、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1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成,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8、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1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是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0、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21、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22、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23、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主要有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等。反映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24、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25、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6、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社会的产物
27、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2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29、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30、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3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有局限性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32、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34、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对军事政治的影响。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
36、生产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37、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即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人类历史的技术社会形态序列(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3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是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或称历史决定论的观点
39、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40、社会主义的社会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可以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1、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42、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3、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最普遍的经济形式
44、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45、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4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47、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4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9、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50、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5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52、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5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4、劳动过程的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55、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56、资本的本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由于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2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57、剩余价值产生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58、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59、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60、资本流通包括单个资本的流通和社会资本的流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2023年 © 南京自考网 版权所有:南京金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09640号-3
南京市自考办公室电话:025-52310661 江苏省自考办电话:025-83235885 本站非南京市自考办网站
南京自考网是华夏大地教育网自考网络助学重点战略合作伙伴 自考大网校合作单位 网站法律顾问:江苏法米粒法律咨询公司
Mail to:admin@njzikao.com 江苏自考在线课堂学习
自考生微信交流群(自考问题请在此处发表!)客服QQ:
602469880